貴州政府購買服務 開啟民營企業服務年
2015年12月08日 13:59 來源:貴州日報 【打印】 
“貴州要實現后發趕超、跨越發展,希望在民營,活力在民間,動力在民資?!苯衲?月16日,全省“民營企業服務年”活動動員部署視頻會議發出動員令,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貴州省“民營企業服務年”活動工作方案》,一場以精準破解民營經濟發展“七難”問題的攻堅戰在全省打響。
作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創新舉措,在全省開展“民營企業服務年”活動,彰顯省委、省政府積極主動應對新常態、切實轉變政府職能、營造更好更優發展環境的努力和智慧。
開展“民營企業服務年”活動,是貴州省優化發展環境、服務民營企業的一項重要部署。從2010年出臺“民營經濟38條”和實施“民營經濟三年倍增計劃”、2013年啟動實施“提高民營經濟比重五年行動計劃”,到今年開展“民營企業服務年”活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一以貫之,持之以恒為民營經濟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貴州民營經濟由此進入歷史上最好最快的發展時期,成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重要支柱。2014年,全省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4200億元、民間投資6240億元,主要指標較2011年實現了翻番,占GDP比重提高到46%。
面對宏觀經濟形勢趨于復雜,經濟下行壓力逐步加大的挑戰,省委、省政府因時制宜,積極主動應對經濟新常態,著力破解當前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準入難、融資難、政策落地難、審批難、盈利難、用工難、創業難等“七難”問題,結合工業“百千萬”工程開展“民營企業服務年”活動,努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進一步壯大民營企業市場主體,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總量和質量邁上新臺階。
開展“民營企業服務年”活動,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助推民營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從穩增長的角度講,今年民營經濟占全省GDP的比重將達到50%左右,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進一步提升,支撐作用進一步凸顯。在貴州省“五張名片”等特色優勢產業和大數據、大健康醫藥等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民營企業的數量和資產分量重、品質高,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有利于擴大就業,有利于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對貴州省加快全面小康進程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開展“民營企業服務年”活動,是貴州省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企業的又一重要抓手。作為“雙服務”大行動和工業“百千萬”工程的延伸,開展“民營經濟服務年”活動對于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幫助和支持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發展是很好的補充,三項活動一脈相承、相互促進。
全省“民營企業服務年”活動動員部署視頻會議召開后,各市(州)、省各有關部門迅速成立工作機構,省“民營企業服務年”活動辦公室設在省經信委。根據工作部署和要求,省活動辦將活動方案進行細化分解,明確目標任務、責任單位、責任領導和完成時限,實行月調度工作制度,開展專項督查,協調督促推動各地各相關部門推進各項工作,形成“全省統一領導,共同破解‘七難’,橫向到邊抓好部門,縱向到底四級聯動”的工作格局。
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全省各地各有關部門以民營經濟“七難”問題為靶標,群策群力發揚“釘釘子”精神,對民營企業開展專業服務、精準服務和貼身服務,采取更加有針對性的措施,全力打通政策執行“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為民營企業健康快速發展保駕護航,助力全省民營經濟逆水行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3534.77億元,占全省GDP比重49.1%,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0%。
隨著民營經濟占生產總值比重的不斷提高,民營經濟對社會的貢獻越來越大。截至9月末,全省私營企業從業人員231.2萬人,同比增加39.6萬人,增長20.64%;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238.4萬人,同比增加31.2萬人,增長15.07%。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8.69萬人,同比增長12%;困難人員就業5.99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5.8%;產業園區新增就業15.16萬人,同比增長7.2%。
堅持問題導向實施精準服務全省走訪企業6896戶解決問題5848個
全省“民營企業服務年”活動啟動后,全省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圍繞破解民營經濟發展的“七難”問題,研究出臺具體工作方案和實施辦法,持續深入地對民營企業開展專業服務、精準服務和貼身服務。
各地各部門堅持問題導向,省市縣三級分別抓一批重點民營企業,參照工業“百千萬”工程的成功經驗實行“領導掛牌服務”,對企業開展一對一、點對點的貼身服務,建立問題臺賬進行動態管理,實行問題登記、跟蹤、銷號,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和困難,真正做到幫扶到位。
截至11月底,全省“民營企業服務年”活動共走訪企業6896戶,收集問題和需求7651個,累計解決5848個,其中融資難2603個、盈利難847個、用工難786個、審批難660個、政策落地難185個、創業難324個、準入難405個、其他38個。省活動辦對問題臺賬進行梳理,根據職責分工及時反饋到各地和有關部門,80%以上的問題和需求得到有效解決。
降低門檻破解“準入難”
工作重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進“三證合一”,擴大民間投資領域;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為廣大民營企業進入市場設路標、清路障。
全省工商部門大力實施商事制度改革,“三證合一、一證三碼、電子化審批”登記工作穩步實施,市場主體持續快速增長。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總量1842467戶,較上年同期增長310124戶,增長率20.24%。
放寬市場準入,6月9日印發《省人民政府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貴州省2015年本)的通知》,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切實轉變政府投資管理職能,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進一步確立企業投資主體地位。
創新投融資模式,采用特許經營方式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進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領域。省發改委集中向社會公開推介了168個特許經營項目,計劃總投資1881億元。
政銀聯手破解“融資難”
工作重點:搭建融資服務平臺,引導銀企對接,創新融資工具和產品,創新貸款審批和發放方式,努力擴大對民營企業的貸款總量。支持民營企業開展直接融資,拓寬融資渠道。
截至2015年10月末,全省中小微型企業人民幣貸款余額5300.1億元,較年初增加929.7億元,同比增長24.8%。其中,中型、小型、微型企業人民幣貸款余額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22.4%、24.9%和42.1%,分別高出大型企業貸款余額較去年同期增幅0.4個百分點、2.9個百分點和20.2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貸款保證保險開辦以來,累計幫助476家企業獲得貸款融資4.85億元。全省創業擔保貸款累計發放149.34億元。
積極拓寬融資渠道。一是大力發展直接融資。今年1月至10月,全省直接融資規模達724.7億元,其中,債券融資262.7億元,中小企業私募債融資17億元,證券公司資產通道類融資106億元,發行公司債133.8億元,引入保險資金70.8億元,新三板融資5.2億元,貴州股交中心融資69.6億元,其他融資59.6億元。二是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截至10月末,貴州省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企業20家,新三板掛牌企業30家,貴州股權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新增掛牌企業27家,累計掛牌企業291家。
2015年,省發改委積極爭取國家發改委支持貴州省中小企業發行企業債,支持貴州凱里經濟開發區開元城市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發行7億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黔西南州宏升資本營運公司發行9億元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有效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根據對問題臺賬的梳理,“融資難”仍然是困擾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成為“七難”中的第一難。按照省政府要求,省經信委正在研究建立貴州省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與省銀監局合作,建立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平臺,拓寬民營企業的融資渠道;鼓勵和扶持民營企業上市融資,擬對今年上市的10家民營企業發放補貼。
貼身服務破解“政策落地難”
工作重點:梳理、宣傳涉企優惠政策,加強督查、促進落地。實施第三方評價機制,深化作風建設,加強綜合執法,保障企業合法權益。
梳理國家和省出臺的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有關優惠政策,印發《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法規文件匯編》(2015)和《關于進一步破解民營經濟發展“七難”問題的若干政策措施》,分送各地區開展政策宣傳和咨詢工作。
確定重點企業名單,實行領導掛牌服務。全省共篩選154戶代表性的民營企業作為全省重點服務的對象,實行“領導掛牌服務”,讓企業的困難和問題找得到人反映、有人跟蹤落實。各市(州)、貴安新區、縣也分別確定一批本級重點服務的民營企業,通過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方式,保證服務措施落實到位。
充分發揮各級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的作用。采取政府購買服務和獎勵的方式,以各級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為第三方,通過實地走訪調查、與企業家座談等形式,分類收集民營企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對第三方服務企業和解決問題的情況予以補貼。
簡政放權破解“審批難”
工作重點:推進簡政放權,規范行政審批;壓縮時限、減少環節,提高行政效率;強化“貼身服務”,加大監察問責力度。
下發《關于印發〈貴州省2015年度省直機關清理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已取消行政審批事項9項,下放行政審批事項36項,調整行政許可事項37項,調整非行政許可事項2項。
按照《關于印發的通知》要求,深入開展對省直部門權力清單中409項行政服務類職權的清理和調整。
對行政審批時限做出低于法定時限的承諾,將平均辦理時限壓縮50%以上。部分省直單位還實施“缺席默認”、“超時默認”和當場辦結制度,公告29項省直管當場辦結事項。
多措并舉破解“盈利難”
工作重點:重點是進一步完善涉企收費清單制度,加強資金、電力、物流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幫助拓寬市場銷售渠道,培育名品名牌等,為企業減負添力。
依托《貴州省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重點領域清單(正面清單)》、《關于發布首批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資項目的通知》,把省政府產業發展的導向與民間資本的投向統一起來。
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電力要素保障。擴大直供電試點范圍,民營企業參加年度電力直接交易簽約電量148.04億度,占全省總電量的65.3%;民營企業參與戶數達到100戶,占簽約企業總數的80%。
引導和推動民營企業利用貴州電子商務云開展電子商務活動,貴州電子商務云作為貴州省“7+N”云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省9個市州、貴安新區、88個縣、73個開發區搭建了子平臺,開通縣域經濟發展的新渠道。截至目前,民營企業實現在線交易198535筆,成交金額2251.77萬元。省內180家民營企業通過平臺,將產品銷往除港澳臺及寧夏外的全國30個省份、117座城市、269個縣。
利用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支持民營企業“走出去”,積極開拓國際市場。4月,組織省內近50家民營企業參加廣交會,現場成交4000多萬美元;10月,組織20家民營企業參加今年第三期廣交會,共成交790萬美元。組織近20家民營酒類企業赴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開展推介活動并參加當地商品展覽,現場成交120萬美元,達成意向銷售協議720萬美元。組織40家民營企業參加昆交會,成交共計513萬元。組織12家民營企業赴匈牙利參加“2015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成交150萬美元。第五屆中國(貴州)國際酒類博覽會,全省共計260家民營酒類企業參展,成功簽約境內酒類貿易合同1750個、金額550.3億元,境內其他貿易合同510個、金額480.2億元,酒類進出口合同260個、金額68500萬美元。
積極培育民營企業著名商標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據統計,有效期內的331個貴州省名牌產品中,有251個產品屬于民營經濟產品。今年共有12家組織(企業)提出的服務業名牌申報通過綜合評價及現場評價,其中7家申報單位為民營企業。截至目前,貴州省累計共有24個產品93家民營企業獲得使用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
專項活動破解“用工難”
工作重點:圍繞“有人能干活、有人愿干活”,實施訂單培養、定向培訓,開展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推動民營企業工資集體協商。
各地各部門積極組織開展民營企業招聘周、春風行動和就業援助月等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全省共組織3828家民營企業參加招聘會,簽訂就業(意向)協議31002人;推薦用工規范誠信企業1340個,組織專場招聘活動721次,本地企業吸納農村勞動者10.6萬人;全省享受就業扶持政策的企業達1075個,企業招用困難人員2968人。
加強職業培訓工作,努力提高勞動者的職業技能。截至10月底,全省今年已完成職業培訓20.48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培訓16.43萬,企業新錄用職工崗前培訓3.06萬人,幫助民營企業緩解“用工難”問題。
依托貴州省中小企業星光培訓工程,鞏固和培育民營經濟、中小企業人才隊伍,已累計培訓人員10萬余人。截至10月底,今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2.13萬人,困難人員就業6.8萬人,產業園區新增就業17.43萬人。
資金扶持破解“創業難”
工作重點:結合產業新導向,實施“全民創業三年行動計劃”,組織開展創業培訓;制定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建立健全創新服務體系,推動創新創業;組織開展“陽光助殘”、“錦繡計劃”等特色創業活動,深入實施“3個15萬元”、“萬戶小老板”工程,推動全民創業。
強化科技型民營企業成長梯隊建設。今年全省遴選培育523家科技型企業,其中大學生創業企業61家、科技型種子企業169家、科技型小巨人成長企業120家、科技型小巨人企業63家、創新型領軍企業5家,累計給予補助資金支持近2億元。
繼續抓好“3個15萬元”扶持微型企業發展政策落實。截至今年10月末,全省累計扶持微型企業78244戶,注冊資本96.77億元,帶動就業人員42.74萬人。
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省級示范園。省級安排200萬元資金補助貴陽國家高新區大學生創業園、貴州婁山關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企業孵化器等11個省級示范園區。目前共入駐企業883家,帶動就業57900人。
申報國家小型微型企業示范基地。根據工信部要求,貴州省推薦貴陽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平壩夏云工業園區中小企業服務有限公司、赤水市鑫竹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貴州獨山經濟開發區投資開發有限公司4家單位為國家小型微型企業示范基地。
在高校建立三家創客空間,摸索孵化創業團隊。扶持青年創業示范基地,為返鄉青年提供創業平臺。積極開展農村青年電商培育工程,培訓青年創業帶富能手。
大力扶持殘疾人就業。今年累計新增殘疾人就業7599人,培訓殘疾人4494人,扶持殘疾人家庭創業627戶。
民營經濟穩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民營經濟增加值3534.77億元,占全省GDP比重49.1%,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60%。
民營工業經濟質量和效益提高今年1至9月,全省民營經濟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4939.8億元,產銷率96.59%;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036.4億元,同比增長10.6%。
民營經濟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今年1至9月,全省民營經濟固定資產投資(口徑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2931億元,同比增長17.6%。
民營企業吸納就業增多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私營企業從業人員231.2萬人,同比增加39.6萬人,增長20.64%;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238.4萬人,同比增加31.2萬人,增長15.07%。
全省“民營企業服務年”活動共走訪企業6896戶,收集問題和需求7651個,累計解決5848個,其中融資難2603個、盈利難847個、用工難786個、審批難660個、政策落地難185個、創業難324個、準入難405個、其他38個。
相關文章
- 貴州:失信被執行人參與政府采購將受到聯合懲戒2020-08-07
- 貴州進一步深化建筑業招標投標制度改革2019-12-20
- 貴州推進招投標信息“一處發布、多點共享、同步公示”2018-11-27
- 貴州隨機抽取10家代理機構做檢查2018-07-13
- 貴州將67家代理機構暫時移出名錄2018-05-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