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報道 » 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 高端訪談
鄧中翰:“芯征程”算力時代的中國力量
2025年06月06日 14:03 來源:數字中國 【打印】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數字基礎設施規模能級大幅躍升,數字技術和產業體系日臻成熟,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價值日益凸顯。
“人工智能時代,中國率先在世界上提出‘數據要素’這個重大概念。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它把數據的重要性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敝袊こ淘涸菏?、“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鄧中翰表示,中國是一個數據大國,我們要充分發揮數據要素的優勢,將它轉變為生產要素,為新質生產力服務。
充分挖掘數據價值,服務數字中國建設
當前,數字技術已經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重構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數字領域無疑是大國競爭的前沿賽場。
“在人工智能時代,政府、企業等社會活動的參與者都是數據的使用者,也是數據的創造者,為更好地享受潛在數據要素價值帶給我們的紅利,我們應當采取積極開放的態度,按照《“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廣泛應用與普及人工智能技術,發揮數據要素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推動數字中國建設的高質量發展。”鄧中翰院士表示。
他說,中國人口眾多,數字化程度較高,數據基礎龐大,然而大量數據的內在價值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公共數據基數最大,幾乎不對外開放,企業數據部分開放,我們應該充分挖掘公共數據的潛在價值,同時引導企業開放數據,將數據資源化、資產化和要素化,讓數據轉變成產品和服務,更好地賦能社會和產業發展。
不過,鄧中翰院士提醒說,在將原始數據轉化為數據資源,再將數據資源上升為數據資產,并投入到社會和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借助人工智能的技術,通過技術手段和標準規范建立數據安全機制,確保數據的安全性。
以公共安全視頻采集領域為例,按照GB35114《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信息安全技術要求》,通過數據防篡改電子水印、視頻數據簽名、視頻數據加密等分級手段進行數據的確權和保護,實現公共安全視頻采集過程中數據傳輸和處理的安全,讓數據擁有者和使用者能夠更放心地使用數據,促進數據要素價值的充分釋放。
芯片算力決定智能高度,中星微加大研發提升算力
人工智能的發展離不開算法、算力,以及高質量的數據。特別是在算力上,芯片作為底層算力的載體,深度影響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因素依然集中在芯片算力的提升上,只有芯片和算力的絕對提升,才能夠真正實現更高水平的人工智能。
鄧中翰坦言,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在早期取得如此快速的發展,是基于芯片所提供的算力。隨著摩爾定律不斷地演進、迭代和發展,一個小芯片就能集成上億、幾十億、上百億顆晶體管,進而實現智能計算,形成被稱為“神經網絡”的新型計算方式。如,ChatGPT斯沃已經成為擁有1.8萬億個參數的超量大模型,它通過全面、深入地學習互聯網上的所有知識,包括視音頻等各領域的數據,從而創造出更多的內容、決策,包括人機交互等。
“目前,80%以上的信息傳輸都是通過圖像和視覺完成,‘中星微’持續推進集成電路芯片的設計和產品的構建,助力數據要素進一步安全釋放,服務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鄧中翰坦言,國家在提升芯片算力及模型研制等領域做了大量的工作,科技工作者正在研究如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作為國家工信部領導下的企業,“中星微”深入挖掘數據價值,賦能社會進步與發展。
據悉,“中星微”曾參與制定18個國家標準,兩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及“吳文俊人工智能”一等獎。一直以來,圍繞國家標準,“中星微”深耕智能芯片領域,通過嵌入最先進的人工智能神經網絡處理器,以及相關視音頻處理的編解碼等新一代人工智能計算技術,構建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數據運用環境,實現包括視頻采集、傳輸過程中的數據安全,更好地讓智能化服務于安全生產、安全交通、安全生活等。
“在芯片研發領域同樣面臨著諸多挑戰與機遇,通過持續加大研發力度,相信廣大消費者一定能真真切切感受到人工智能時代數據要素在服務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重要意義?!编囍泻苍菏咳缡潜硎尽?/font>
